找到相关内容698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的般若

    ,所谓“转识成智”,不再是的有漏作用,而变成无漏慧之智在作用。本身成为大圆镜智(第八)、平等性智(第七)、妙观察智(第六)、成所作智(前五)等智。此时的智比慧的作用...及复合词。(1.9)又,与慧没有直接关系的,表示知性作用的vi??ā?a()、sa??ā(想)等语也应该参考。   (2)从vid“知”的语根所形成之语有(2.1)vijj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5848012.html
  • 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

    遍计所执性的名义   遍计是普遍计度义,依护法的学说,可分四种:   (1)遍而非计──无漏和有漏善识   (2)计而非遍──有漏的第七   (3)非遍非计──前五和第八   (4)亦遍亦计──有漏...和染污末那有俱生的能遍计,意识不 但有俱生,而且还有分别生的能遍计,至于第八赖 耶,它是根本分别,也该是能遍计,不过它与染污意是一而二,二 而一的不共俱有依。依护法义,认为第六意识和第七意,综合起来...

    宗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1148053.html
  • 阿赖耶识之「无明、爱结、有识之身」经证考察

    感官知觉作用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前五)与非感官认知作用(第六意识),又有染污意(第七)与阿赖耶识(第八)等两种更微细的心识。   瑜伽行派的根本论书《瑜伽师地论》将非感官认知作用(意)细分为... 近人印顺法师认为:《显扬圣教论》之经证是引「支」来证明阿赖耶识,以入胎识作前提,因入胎识所藏的种子,渐渐的生起根身,是属于「因心所生」的唯识说。   经中说:「一切众生无明所覆,爱结所系,感得...

    惠敏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0848188.html
  • 四圣谛 - 佛法的心要

    产生作用才觉痛。唯识学的第七(末那)和第八(阿赖耶识)只有舍受,因为是舍受,所以是无记性,有记即分苦乐。人死时,第五完全停止作用,第六识世根本无法起作用,所以失去痛的感觉。第六,意识是对五...行深般若婆罗密多时,观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"什么 是五蕴? 它便是有情的蕴素,是有情的身和心的概略表达。即色(rupa)、 受(Vedana) 、想(Samjna)、行(Samskara)及(...

    颜尊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1449075.html
  • 圆测唯识思想研究(2)

    分别是1.造论趣意;2.二分遍计,自体分依他一分说;3.八有执,八能遍计;4.种子假;5.五根变似他身;6.俱有依的一种解释;7.开导依的一种解释;8.第七所缘的一种解释;9.末那烦恼障俱,...分合关系,蒙文通先生在〈唯识新罗学〉96一文中,曾详加勘释,下文结论中当有所论及。   第七处,《成唯识论》卷三中论及第八与触等五遍行关系时,说有六门同例之义。其中第三解云:   90 《成唯识论学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0949333.html
  • 古印度佛教人物

    唯识论中的第七——末那而说的。阿赖耶识是常恒流转的,它被末那所爱执。另外,为了阐明“一切唯识”、“境无有”,他还提出三性说,他认为从认识上看对宇宙万有可分析为三笥,即遍计所执性、依他起性和圆成...,擅长因明比量,在与佛教以外其他教派的辩论中屡屡获胜,常在那烂陀寺讲《俱舍论》和唯识、因明学说。因受小乘佛教经量部的影响,主张“有相唯识”说。认为在(能缘)的活动中,会变带出境(所缘)的影相;境有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749565.html
  • 佛学与现代医学(2)

    结构。由表层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到底层的第七末那和第八阿赖耶识(或者还有人总结出第九无垢),这些心识共同作用,互为缘起,从而变现了当下的众生心身和世界。每个人均以其八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身心世界,那些...运动之轨道,明点为气之凝集,气为明点所蕴能量之运动。   与细身相应的细心,是指潜伏于人的六之下的第七与第八,尤其是指第八阿赖耶识中所深藏的六根本烦恼,二十随烦恼及与八识性妄相联系的一切无明妄想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1449778.html
  •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(2)

    染污,意起,俱生分别我执,于无障闇中。妄见种种闇。若破我执,自复平等之礼,便见天下人无不内仁。  他的意思就是说,人性本觉,天赋平等。只因第七染污,由意识生分加别我执,而违平等天性。只要行佛家...所作智。],其中专门论述了“观自他一切平等”的平等性智。它不仅认为人类具有共同的清净佛法,而且认为由于第七染污,遂生我见,差别因之而起,不平等也就随之产生,这就是造成不平等的认识上的根源。只要能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0549897.html
  •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(4)

    。  识蕴,以了别为性,即能认识,是认识的主体。佛家对剖析入微,分为六乃至八,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识,再加上第七末那和第八阿赖耶识。他举例说:“眼睛与外界的颜色相缘,总能发生所谓眼识。”即...梁启超说的,“若论内省的观察之深刻,论理上施设之精密,恐怕现代西洋心理学大家还要让几步哩”。然而唯识宗又增加了思量的第七和集起的第八,后者“能将刹那生灭心所积经验执持保藏”,则使其辩证法走向了另一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0749899.html
  • 西藏生死书介绍

    依)和助缘(作意缘、根缘(第七))和合之后现行,表现于身语意三业。烦恼障和所知障消除之后,证得心性,那就是明光的展现。佛法的生死理论是建立在业感缘起之上,依照自己善业、恶业、不动业的业力,看那一个的...前五识随著五根的败坏而分解。地水火风空五大分解时,粗心(前六)跟著分解(此时出现阳焰相、烟雾相、萤火相、灯焰相),而后细心(第七、八的烦恼种子)分解(此时出现白显相、红增相、黑得相、光明相),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3550229.html